微信二维码 顶部
院处简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处简讯 >> 正文
航运经贸学院学术论坛——都市边缘区农村集资房时空演进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审核人:

     (航运经贸学院供稿)11月9日下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3期学术论坛在航运经贸院会议室举行,全体教职工参加,学院副院长葛春凤主持会议。本次论坛由吕凤琴博士都市边缘区农村集资房时空演进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广州白云区为例”主题报告。

吕凤琴博士首先详细阐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背景,并就该选题的已有研究总结出两种空间生产模式:在农民与资本结盟下的,“以农民(村社集体)为主导,以小产权房建设为表征,以追求土地价值为诉求”而形成的非正规空间生产地方城市政府与资本结盟下的,“以地方城市政府为主导,以房地产开发为表征,以土地财政为诉求的一种正规的空间生产模式” 。吕博士指出,无论是地方城市政府主导的正规空间生产模式还是村社集体、农民主导的非正规空间生产模式似乎都不能完全解释农村集资房开发这种特有的空间生产现象。因此,吕博士引入城市政体理论及公共选择理论,从而对农村集资房开发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以及行为选择的逻辑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农村集资房行为的驱动机制。然后,吕博士利用GIS分析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以广州白云区为案例地,分析农村集资房的空间演进特征。最后,吕博士给出她的研究结论农村集资房空间生产模式的转向是地方城市政府乃至中央城市政府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理性选择地方城市政府曾经与农民结成增长联盟,共同推进小城镇发展土地发展权不是天然属于地方城市政府垄断,土地发展权也曾经被基层政府及村社集体、农民所持有,目前地方城市政府垄断土地发展权也是一种“适者生存”的选择结果而已简单的“放权让利”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有赖于顶层设计的构建。

报告内容逻辑严谨,紧跟当前“土地制度改革”主流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较高的创新性,深受与会老师们的欢迎,有助于提升了全院教师对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认识。

 

上一条:艺术设计学院传统工艺校外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下一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交流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