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职业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被形象地比喻为“园丁、蜡烛、人梯、拓荒牛”等,这说明他不仅承担着教书的职责,更承载着育人的重任。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古至今,为师者都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呈现在世人面前,拥有渊博的知识,高度的责任,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高准则,更是所有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需要依靠源源不断地人才作支撑,而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就落在教师身上。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导向、言行举止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拥有的道德素质远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师德主要由两部分因素复合而成:一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基本素养,另一部分是履行教职的特殊素养。二者融合为一体,构成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首先包含基本素养建设,即公民的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特殊素养的建设。教师职业道德中特殊素养的建设,师德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良好的师德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敬业爱岗、献身教育是师德的核心。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为强烈的事业心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教育事业看似是非常平凡的事业,但却间接关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发展。作为人民教师,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要坚定信念,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远的志向,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每一位学生,不敷衍塞责。目前,我国教师总体收入并不高,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教师是清贫、辛劳的代名词,但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近年来教师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待遇不断提高,教师只有爱岗敬业,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能使一个人不怕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教育工作这个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上无私奉献。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一项特殊且复杂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热爱学生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是由教育的道性所决定,它饱含着对学生的一种深厚人道关怀和期待,反映了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师生关系中所具有的较高精神境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这三句话很好的讲出了教师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视学生如自己的家人,深入学生教室、宿舍,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愿意与他们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承认和尊重是人的需求层次的重要领域。教师和学生之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是双方的,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奥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只有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在师生之间建起信任的桥梁。作为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虽然,我们讲: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尊重和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前提,尊重和关心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它是教师真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顾及学生眼前的得失和价值,更看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手段,它不仅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还会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形成、职业的选择,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础。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论语》中曾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如果身形范正,不需命令,人们就会听从行动,但如果身形不正,就是命令也不会有人听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因此,“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时刻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使自己成为模范,成为受教育者的表率。教师不仅是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者和塑造者。教师的人生哲学、治学态度和生活方式,对学生有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生命,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业务素质。“进”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人们只有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工作中无往不利;“取”是指获取,只是在获取之前,需要你先有所付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古人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有人做过调查,今天的社会,每3-5年,信息就会进行大的更新,因此,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要转变学习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大学政治辅导员,更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进取,不仅要有系统精深的学生管理经验,广博的人文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此外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研究教育规律、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总之,教师的工作虽然平凡、辛苦,但却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教师在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地强化自身的道德行为习惯,树立自身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信念,在学生心目中拥有光辉的形象,真正做到具有良好师德的教育工作者。